Alexa

「工作時濕漉漉的雙手,不方便用手機…」北農市場發疫苗通行證 柯文哲:科技防疫是社會的轉型契機

「工作時濕漉漉的雙手,不方便用手機…」北農市場發疫苗通行證 柯文哲:科技防疫是社會的轉型契機
撰文: 柯文哲     分類:S社會責任     圖檔來源:台北市政府提供 日期:2021-07-29

隨著Covid-19疫情從邊境擴散至社區,我們的防疫策略也在逆勢裡轉型與穩固。我常說,面對問題,往往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。六月下旬,北農第一、二果菜批發市場,陸續出現Covid-19群聚感染的情形。北農第一、二市場為全國蔬果最重要的批發市場,肩負全國蔬果供應鏈的重大任務。據統計,北農第一市場每日平均有2.5萬人次進出,假日則近3萬人次,每日平均交易量為1600公噸。

二市場每日平均1萬人次進出,平均交易量為670公噸。兩個大型批發市場的人流複雜、且跨地域移動頻繁;當有確診案例出現時,若未及時匡列接觸者與確診者,恐造成另一波的大規模社區感染。因此,當北農出現數例確診個案時,市場自治會、市府團隊等,在第一時間拉起警報,介入圍堵疫情擴散。

 

對我而言,市場不僅是經濟活動的的場域,亦是承載地方、記憶、象徵與認同的文化空間,具有強大的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功能。因此,如何在疫情期間維持市場運作、且建構有效的市場防疫體系,是各城市面臨的迫切課題。在北農群聚感染事件裡,市府團隊經過審慎的評估,在既有的科技基礎上推動數位治理,也成了平衡經濟與防疫的契機。

 

 

北農專案的防疫挑戰

 

6月23日,北市府啟動「北農2.0專案」,於萬大和濱江市場成立前進指揮所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、健康服務中心、疫調小組成員進駐,分頭協助篩檢與繪製疫調地圖。前線團隊在三天內,完成5104位快篩,PCR確診陽性共17位,陽性率約0.33%。除了篩檢與疫調外,同時關閉全市場三天,執行靜置與清消作業。所幸,北農疫情在一週內獲得控制。在7月1日至3日間,北市針對四大批發市場的13000名市場工作者,全面施打疫苗,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全面達成疫苗覆蓋率。

 

市場篩檢與疫調工作,在實務面上存在不少阻力。在篩檢部分,由於市場佔地寬廣、攤商數量龐雜、且篩檢人數眾多,醫護團隊需有足夠的資源與人力,執行大規模篩檢。在疫調部分,北農第一、第二蔬果批發市場裡,其實蘊藏多元身份、複雜且流動的社會關係。為有效匡列接觸者,當時疫調對象涵蓋北農員工、流動攤販、卸貨工、送貨工、捆工、拖工、駐在員、清潔人員、及非法移工等族群。疫調時有足跡缺漏、隱匿等不實疫調之情形發生,此時疫調人員需重複查證比對,協助當事人精準自述活動史。舉例而言,在市場擺攤的確診者,因為擔心影響到隔壁攤商被隔離居檢,而不能做生意,選擇不通報他的接觸歷程,結果造成疫情不斷蔓延。

 

另一方面,跨縣市疫調的問題一再浮現。由於現行的疫調採屬地主義,所有的確診個案的疫調資料皆由其居住地之縣、市政府負責。在個案居住地之縣、市政府完成疫調後,疫調資料上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,再由指揮中心「轉介」給個案「工作所在地」之縣、市政府。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兩到三個工作天,遂產生了匡列時差,如此,造成疫情在個案的工作地逐漸擴散。

 

 

科技的社會共融

 

北農專案的確實執行,雖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,但耗費許多人力及成本。因此,為了更有效率地加強市場管理,加速批發市場的數位轉型(Digital Transformation)無疑具有正當性與急迫性。經過技術評估後,市府團隊決定製作屬於市場工作者的數位通行證。我們都知道,身份認證是數位系統最重要的基礎。雖然台北市政府有發行台北通,作為疫情期間的身分識別與電子軌跡的捕捉工具;但對於市場工作者來說,工作時濕漉漉的雙手,不便於使用手機,甚至是攜帶手機。

 

此外,也考量的市場的人口結構,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與應用程式下載,可能對於中高齡者不便,恐造成數位落差(digital divide)下的階級不平等。於是,市府團隊和健保署的「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(NIIS)」串接,獲得民眾個人接種資訊。北市府資訊局藉此建立白名單(Whitelisting)與後台系統,再結合悠遊卡公司提供的實體卡證,完成屬於市場工作者的「疫苗通行證」,亦是全台第一張給市場工作者的疫苗通行證。

 

在進入市場時,相關工作人員只要掃過個人專屬的悠遊卡,即可顯示自身疫苗接種情形、以及Covid-19最近篩檢的結果,並快速通關、重返工作崗位。

 

數位防疫是新常態社會的轉型契機,也是建立防疫共同體的捷徑。北農市場實體通行證的發行,是反思市場工作者的工作習慣、及不同年齡層的數位可近性與接受程度後,經市府團隊幾番思考與論辯下的科技產物。

 

疫情期間,我們如何在作為防疫的集體目的(collective good)、及營生與自由等個人權利(individual rights)間取得平衡,是相當重要的公共衛生倫理(public health ethics)課題。我事後回想,北農市場的疫苗通行證,其實是高度社會性的科技介入。將科技融入實際生活和工作場域,並積極穩固疫情下的社會連帶與集體共融。

 

防疫下半場,疫情仍有許多挑戰與驟變的可能。我認為,面對挫折不是最困難,難的是經過挫折與打擊後,仍不失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情。在防疫這條路上,我們仍眾志成城。